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显示,截至3月份,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线教育、电子政务等互联网应用与群众生活结合日趋紧密,“新型基建”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3月份,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在保障消费和就业、推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了强大增长潜力。”CNNIC主任曾宇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此前表示,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带来网络流量爆发式增长,互联网流量较去年底增长超过50%,个别地区增长达70%。在如此高负荷情况下,网络经受住了考验。
《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超过4.5亿户。围绕高技术产业、科研创新、智慧城市等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进一步加速新技术的产业应用,并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扩大了新供给,推动形成新的经济模式,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截至3月份,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亿,2019年交易规模达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数字贸易不断开辟外贸发展新空间。2019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862.1亿元,增长了38.3%。数字企业加速赋能产业发展。数字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数字技术应用不断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网络应用走近身边
互联网应用与群众生活结合日趋紧密,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应用降低了互联网使用门槛,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在线政务应用以民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日常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网络购物、网络公益等互联网服务在实现农民增收、带动广大网民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初,受疫情影响,大部分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等应用的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迅速,增幅均在10%以上。”CNNIC副主任张晓介绍。
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份,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今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在线教育出现爆发式增长。
网络零售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截至2020年3月份,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亿,较2018年底增长16.4%,占网民整体的78.6%。2020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实现逆势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有力支撑。截至2020年3月份,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6.94亿,较2018年底增长76.3%,占网民整体的76.8%。疫情期间,国家及各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疫情信息服务,推行线上办理,已经成为创新政府管理和优化政务服务的新渠道。
“新型基建”赋能转型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教授汪玉凯认为,我国互联网产业拥有庞大消费市场、企业和技术基础,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汪玉凯预计,“新型基建”将迎来大发展,成为经济社会重要支撑;在线服务、网络消费等互联网业态将进一步繁荣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增长新动能;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加速升级,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将不断加快;万物互联将形成大连接,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红利共享;数据要素将形成大流动,数字产业价值和潜力进一步发挥;平台经济大生态将更加丰富,对实体产业转型的赋能作用将持续凸显。
中国互联网协会原副秘书长孙永革说,《报告》还体现了区块链、IPV6、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其深度融合形成的产业互联网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构建智慧型社会新支柱。
我国区块链发明专利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区块链技术已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5G商用全面启动将有力推动科技产业升级。截至2019年12月份,我国建成5G基站超过13万个,5G产业链将推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结合发展为智联网。
“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位列全球第二,在智能制造和车联网等应用领域优势明显。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将是个长期过程,我们要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孙永革说。